本网讯(通讯员 骆雨春 郑会兴)宁远县仁和镇黄家洞村的河道旁,一台AI摄像头正一丝不苟地捕捉着周边的蛛丝马迹。当一名垂钓少年刚踏上湿滑的堤岸,系统即刻发出预警:“危险,请迅速离开!”与此同时,警报信息已同步推送到家长与村干部的手机。从感知到联动处置,全程不到3秒。这一幕,正是宁远将“算力”嵌入乡村治理的生动缩影。

在这场深刻的数字化变革中,当地基层治理的旧有图景正被重塑:村干部从以往穿梭山间的“跑腿员”,变身为依托数字平台统筹调度的“云管家”,村民办事从原来的亲力亲为,变为足不出户便可轻松享受“云服务”。以往依赖人力的巡河、防火等繁重工作,则由24小时在线的AI“哨兵”鼎力承担。这一系列颠覆性的变化,标志着宁远基层治理正从“人力密集型”向“智慧效能型”跨越。
变革的根基,源于县委、县政府对数字政府建设机遇的敏锐把握。该县真推实促布局未来产业,促成湖南省首个县级算力中心——永南算力中心落地建成并投入使用,以“云端智慧大脑”为核心,编织起一张可覆盖周边县市区的“数字神经网络”。目前,以该算力中心为依托,在云服务器上搭建“数字乡村智慧大屏”,镇村获得授权后可直接调用平台,集成实时监控、应急广播、智慧党建等多功能板块于一体,把数字化服务运用到安全服务、乡村治理、智慧农业、数字经济的各个环节。村(社区)工作人员通过“数字乡村”平台,以“电脑大屏+手机小屏”方式,可实时查看监控视频以及录像回放,方便村干部开展联防联控。通过“云喇叭”应用一键广播功能,将党和国家的政策、政务公开、村务通知、安全生产、森林防火“进民耳、入民心”。通过“人脸识别”“溺水防范”“火情预警”“明厨亮灶”“九小场所未成年人识别”“智慧社区”“重点人群监管”“电摩未戴帽识别”“应急调度”“垃圾堆放”等人工智能项目建设,切实节约人力物力成本为基层减负,提升基层社会“智治”能力。目前,全县406个村(社区)中已有167个建成“数字乡村”平台,1.7万个智能摄像头共同构建起涵盖全天候、立体化的智能治理体系。
据统计,仅智能防护系统启用以来,基层安全巡查的人力成本与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率分别下降约40%和60%,为乡村构建起一道智能、高效的安全屏障。在保障乡村安全的同时,数字赋能也让政务服务提质增效。通过集约建设,推动各部门服务器统一入驻永南算力中心,实现“拎包入驻”。此举不仅彻底告别了重复建设,年均节省经费100万元以上,政府部门可将有限的资源资金投入到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上去,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当算力持续涌入乡土,当数据开始回应乡愁,宁远用两年多的探索证明,数字赋能绝非冰冷的代码叠加,而是让乡村更安全、干部更高效、群众更幸福的一把“新钥匙”。面向未来,宁远县将继续迭代升级“智慧引擎”,为全国基层数字治理贡献更多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宁远经验”。
来源:红网
作者:骆雨春 郑会兴
编辑:李芳
本文为宁远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ny425600.cn/content/646955/98/15411430.html